明朝那些事儿的那些事儿
前段时间同事推荐《明朝那些事儿》,正好上班路上无聊,于是下载了电子版通读了一下。果然,作为汉族最后一个王朝——大明的历史非常有意思,各种不可思议,各种匪夷所思。个人觉得作者的确有功底,但精彩还是来源于辉煌壮丽的明史。
职业习惯,顺手把《明朝那些事儿》中所有的人物关系绘制一下,正好作为明史的温习:
仅在这张图上就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简单摘录如下:
朱祁镇非常牛掰,即便是从皇帝做了阶下囚,身在敌营多年,连对方将领都死心塌地的追随。人格魅力到如此,真没啥说的。
关于明宪宗朱见深:万姑娘(19岁)在朱见深2岁的时候开始照顾;朱见深18岁登基,35岁的万姑娘成了万贵妃。万贵妃一生未孕, 位高权重的她杀死了朱见深所有的后代。直至纪姑娘产下了朱祐樘,受命杀死朱祐樘的太监张敏却并没有动手, 而是和宫里的其他人隐瞒并养育了朱佑樘,朱佑樘在万贵妃的眼皮底下居然度过了童年,活到了见他老爸。
按照道理来说,君王制度的结果意味着王朝是以皇帝为核心的,但在伟大的明朝, 存在几位霸道的宦官:王振、刘瑾、魏忠贤……宦官政治击穿了整个明朝的276年历史。
当年朱棣和自己侄子抢皇位,本来作为一个王爷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同朝廷对抗,于是联合了当时军事实力最为强大(手上握有蒙古骑兵组成的朵颜三卫)的宁王朱权,顺利拿下皇位。朱棣许诺宁王二分天下,结果荣登大统之后,一脚把宁王踢到了南昌。100 多年以后,宁王的子孙朱宸濠终于雄起叛乱,要得回祖宗的基业。不过朱宸濠遇到了一个比较恶心的对手,几个回合,宁王就被打回原形。将宁王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就是王守仁(王阳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甚至箭术也是一等一的实力。阳明先生考试也是非常厉害,是弘治十二年第二甲进士第六名。这种人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不常见。
宁王朱宸濠曾招募过不得志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为幕僚,不过伯虎兄看着苗头不对,闪人先。
1403 年,朱棣派遣胡濙寻访建文帝的下落,貌似有结果,但历史未记录建文帝下落。朱棣念其功,擢礼部左侍郎,至1449年,朱祁钰监国期间,胡濙同兵部侍郎于谦谋定退敌之策。积四十年引而薄发,君子也!八十九卒,赠太保,谥忠安。
朱厚照虽然荒淫无度,行为怪诞,不理国政,宠信佞臣(比如宦官刘瑾、武人江彬),但对于周围的朝臣容忍度颇高,比如杨廷和的以国家社稷为重的各种做对,朱厚照这哥们儿身为一国之君,居然能够忍。作为击溃蒙古小王子的应州大捷实际的指挥者,朱厚照也体现了足够的军事智慧,这个人真不知道怎么评述。
朱厚照的继任者朱厚熜(朱厚照无后),是杨廷和推举的皇位继承人,但后来由于祭祀生父的问题,又和以杨廷和为首的朝臣发生严重冲突。 朱厚熜好长生术,采处女之经血炼丹,在壬寅宫变中险些被奋起反抗的(药材)宫女勒死。
明代三大才子(没唐伯虎,不够格):解缙(永乐大典总编官)、杨慎(杨廷和的儿子,实在太有才华)、徐渭(四百年后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曾感叹:愿为青藤门下狗,青藤者,徐渭也)。徐渭自己认为: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但实际上他的军事实力相当彪悍,从跨界角度上讲,几乎和王阳明是一个级别的(只是思想家这个玩意一般人真搞不了)。
徐渭是胡宗宪的军师,胡宗宪一辈子都在和海盗斗争,提拔了家喻户晓的俞大猷、戚继光,搞掉了朝廷最头痛的两大海盗势力,徐海和王直(汪直)。徐海同王翠翘的爱情故事曲折凄美,不谈;王直(汪直)在日本平户自立国号为‘宋’,如果好好的折腾一下没准是日本王,可惜!
张居正在万历(朱翊鈞)年间主持了明代最大的变法,是对朱元璋创立体制的改良,延缓了当时的社会冲突,史称万历中兴,对明的延续功不可没。同时张居正还是戚继光的后台,当年戚大英雄还送若干美女给张居正,和我们印象中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形象颇有不同。
朱翊鈞创下了中国历上皇帝不上朝的记录,在位48年,三十多年不出宫门,连内阁人员居然都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样。因此,朱翊鈞这位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居然在这张关系图谱上搞笑的消失了(在某个角落)。还有一位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在位6年,整日忙于木工,所以也没有出现。
万历年间猛将若干,最著名的是李成梁。李成梁祖上朝鲜(有女真血统),在任辽东总兵30年间(两次),战功无数,有效遏制了北方蒙古、女真部落的侵扰。但这哥们晚年有利用努尔哈赤攻占朝鲜自立之图,因此努尔哈赤逐步壮大完全是李成梁的一手操作。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埋葬大明王朝,则是一种讽刺。
1592年丰臣秀吉派遣小西行长入侵朝鲜,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大败日军多次,最终促使日寇撤离朝鲜。
孙承宗不战而屈人之兵典范,明朝后期没他,估计早玩完了。而且一手提拔了传奇英雄袁崇焕,袁大都督跟努尔哈赤、皇太极打了一辈子仗,最后被崇祯做掉。
最后朱由检一条线挂到了朱元璋,算是有始有终吧~
纵观整个明史,最喜欢的是王阳明。不过比较搞笑的是我最早是不知道这个人的,而是因为非常敬佩日本海军统帅_东乡平八郎_,而东乡随身携带的一颗印章上就刻着一生低首拜阳明
七字,一生都是以知行合一
要求自己,故而才知。
再赞: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