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之魂,人生之师 —— 祝吴喜之老师八十寿辰快乐

<稿件载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系刊>

与吴喜之老师的师生情缘始于 2003 年的非典时期,那一年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国人心中,同样也成为了我人生旅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那一年,吴老师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开创性地开设《统计计算》课程,并史无前例地在国内高校将 R 语言确定为统计教学的核心工具,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殿堂。一学期的相处,使我这位小镇做题家得以窥见吴老师深厚的学术造诣与超凡的人生观,高山仰止,景行景止。

吴老师的课程对我们这些本科生来说充满了新鲜感:没有中文的教材,资料全是英文文档;统计结果需要用 R 语言命令行来获得,没有任何可以点选操作的图形界面;作业和演示幻灯片使用 \(\LaTeX\) 生成,黑压压的编译过程乌央乌央地冲击你的眼球,最终生成精美的 PDF 文件。这一切让我对统计计算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记得第一堂课结束,我就兴冲冲的跑去找吴老师咨询哪里能够买到 R 语言的课外辅导书籍,吴老师回答非常风趣:“国内没有卖中文教材的,你可以阅读它自带的 manual 即可,很简单的。” 吴老师的这句话让我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以至于在假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人工翻译 R 自带的手册《An Introduction to R》,本科班还有两位同学李舰和张薇有了同样的想法,在后续的两年时间我们三人独立的完成了这项任务。其间,我们还因术语翻译争执不休,特别是 “data frame” 这个词汇,我和张薇在宿舍里争论了许久。最初我们将其译作 “数据帧”,但最终决定改为 “数据框”,因为我们认为 “框” 更能体现数据的密度与信息量,而 “帧” 显得过于单薄,让人忍俊不禁。

这段学术经历给我很多启示:

  • 中文教材只是学习的基本途径,原来可以通过阅读原版教材和 Google 来学习新知识;
  • 专业课《回归分析》讲授的是如何在演算纸上推算 \(\beta\),或者 SPSS 菜单操作,原来结果还可以用函数命令来完成;
  • 手写作业太不优雅,原来还可以用精美的 \(\LaTeX\) 来排班样式。

回忆起来虽然收获满满,但经历过程用打游戏来类比的话,相当于跳过 “容易”、“普通”、“困难” 模式,直接跳到了地狱模式。这个训练对我后面职业生涯影响很大:面对看似不可完成的问题,我都能以很平和心态付出正确的努力,并最终解完美决掉它们。

吴老师不仅是学术上的领航者,更是 “终身学习” 理念的践行者。吴老师在讲解数学与统计的关系时提到:统计学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当你遇到问题再去补充数学知识也不迟,我自己很多统计知识都是自学而来,并没有人专门教授。吴老师在 75 岁时,仅用了两周时间就掌握了 Python 语言,并以此激励我们:“我都能学会,你们这么年轻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呢?”

“不盲从权威” 是吴老师赋予我们的另一宝贵人生哲学。在课堂上,吴老师反复强调:虽然自己是统计学家,但大家也不要迷信他,什么事情都要辩证地看,在具体的问题下他也不是权威。说实话,上学的时候并未感悟其中深意。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已成为我行事的座右铭,辩证性和批判性思维成为我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说统计学是亚哲学,感激吴老师在启蒙我们统计学思维的时候,经意和不经意地传授了这么多财富!

R 所承载的自由、分享和开源精神,在我离开学校后仍持续影响着我。我有幸在 “统计之都 BBS” 担任 R 语言版主,不断精进浩瀚且无比有趣的统计知识,撰写了《153 分钟学会 R》,翻译了《R Reference Card》、《R in a nutshell》等著作。在《程序员》杂志撰文《R you ready?》,呼吁更多的开发者和研究人员加入到 R 社区中来,被视为国内 R 语言的一声号角,激发了众多人的热情和兴趣。令我感到无比自豪的是,我的文章和工作帮助了很多对统计有兴趣的爱好者,甚至有人因此将统计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吴老师所倡导的思想火种,在新一代学子中薪火相传。

我时常和孩子讲起和吴老师的故事,讲述吴老师对我人生的影响,期望孩子能够明白保持好奇心,不懈求学,勇于质疑权威,乐于贡献社会,这是一份无价的财富,值得我们统计学人代代相传。

在您八十寿辰之际,谨以此文表达我对您无尽的感激之情。